什么叫《易经》?“经”,意指经典、恒常不变,可以无限的,如同井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易’的核心含义,则是‘生生不息’。《易经·系辞传》有云:“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这里的“生生”(两个“生”字),生命的生,生生之谓易,就是说滔滔不息,生生不息,这种生生不息并不是说同一个东西生生不息,同一个东西不死,什么不死,只有生命本身不死,每一个个体生命是注定有生,注定有死,但是作为生命本身是不死的,作为一个族类的生命是不死的。庄子谈到这个的时候用了一个成语,即薪尽火传,就是柴火可以烧完,火焰不会灭绝,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火的民族,传说里边的燧人氏,难道不就是火族吗?薪尽火传,这个火就是火种的意思,有种子存在,还怕某一盏灯熄灭了吗?而这盏灯是什么?就是中国的汉字。汉字就是点燃中华民族文化火焰的火种,这个火种的土壤,文化土壤,就是从《易经》里面获得了巨大的这个资源和土壤。所以,我们来讲《易经》,我把它放在审美这个角度来讲,我确实下了些功夫,我虽然也做了一个提纲,但是要全部按照这个提纲讲下去,不要说两天,两个月我也讲不完,但是我们这两三天的时间,我们就围绕它来,我相信我们在座的,包括我在内,都是有相应的参考价值启发价值的,要不你们就真是觉得,邱老师讲书法美学,结果怎么讲到《易经》美学。说实在的,我是讲到那个,我把书法美学变成了书写美学,就在也是此前在我们昌新学院第一届当中我们讲了就变成了一部书,书写美学。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