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养生美学:邱正伦教授《易经》时刻(31)

我们前面看到有大美,我们对大美理解一下,你看孟子对美怎么定义的?六个层面,就是审美里面分成六个层次,孟子所言,有欲者善也,欲望的欲,能够引发所有人欲望的,才能够涉及到善。有诸己之谓信也。我朋友很多,靠什么?靠诚信,充实之谓美。大家注意,充实之谓美,什么叫充实?就是我内在里面精气神贯注。这个充实不是吃胀了,吃得饱饱的,叫充实之谓美。往往吃饱了,吃的太饱了,太胀了,就不美了,这是指我们内在的生命力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这就是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就是圣人能够把这种充实之美,大的美,转化为自己的生命能量。化而不可知之,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看到没有?达到神,神性的阶段,那就是最美了,所以美本身就带有神圣性,所以我们的生命本身是具有神圣性的。我们这个时候来讲《易经》之美,就绝对不是我在那儿故意的把《易经》作为知识,来作为颠覆不破的真理,作为千古不变的真理来传播,不是这个意思,是要从《易经》里面蕴藏的生命之美,来和在座的今后从事书法的人士来做探讨,做交流,做发掘,发掘我们这个经典之美,先贤之美,易经之美,生命之美,就是要发现这一块。那么接下来这个问题,如果前面谈到了天地之美,这里就谈到象数之美,象和数,这是两个概念。这个象里边本身就有象传,易经里边我后面讲到的,它之所以成为美学之母,它里面提出了而且占主要部位就是象之美,包括我们要阐释何为象?何为形?何为形象?何为想象?这些我们都要探讨。谈到象的时候,我们在《易经》的系辞传里面开篇第一部分就明确谈到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里面就谈到了形和象是怎么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