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讲一讲,对于这个形象怎么样理解?不仅在《易经》里面,在老子《道德经》的二十一章你们去查,什么是形象?解释的非常好,你们带了手机的就可以查阅,手机是掌握在手心里面的图书馆、资料馆。二十一章里面是怎么说的?“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我背这点并不是证明我记忆力好,而是我们要去理解何为形象。象是混沌的、不清晰的、惟恍惟惚的,恍兮惚兮的,惚兮恍兮的,其中有象,所以海市蜃楼,它就是恍兮惚兮出现的幻象,惚兮恍兮的,其中有象,恍兮惚兮的,其中有物。物就是心,我们一说到物的时候,我们观象取象,没有这个说法,我们可以观物取象,是不是画画是观物取向,是吧。所以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为什么立象以尽意?这个就非常有意思,我们今天不是说“哎呀他画的好像啊”,其实这个并没有获得艺术的真谛。简直惟妙惟肖,这种形容词跟上去,还栩栩如生,这些形容词都没错,但是我们拿来用在一个画的很像这个上面,确确实实是没有领悟其中的道理。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