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养生美学:邱正伦教授《易经》时刻(46)

跟地中海沿岸一样,它那个地方生产的拼音文字,而我们这里相反,就生产了一直保留下来的象形文字,这个是怎么来的?因为整个地球唯有在中国的中原地带,有那么一块黄土,中原里面就全是黄土高坡是吧。我在陇上行,那个陇就是龙,黄土有什么特征?整个地球的土壤平均土壤厚度和地壳之间形成的厚度就是不超过三米,而在中国的中原地带,黄土居然高达数千米,厚达数千米,是怎么来的?尤其是有一次我到敦煌,我相信你们去过吧,敦煌旁边有个鸣沙山,那鸣沙山好奇怪,既不升高也不降低,它就一直是那么一个形状,亿万年了。当时就有一个突发奇想,我说是不是上帝在创造世界的时候,给大地增加息壤的时候,一不小心筛子就漏了一点儿,就漏在那儿,就成为鸣沙山。这个感受,我觉得很神奇,田震唱的一首歌《月牙泉》也在那,是不是很神奇?而黄土就集中在整个中原那一块,以河南为轴心,向四周展开,幅面不大,中国就只是那点土地,东边为宜,西边为戎,南边为蛮,北边为狄。这四面八方,都是少数民族,所谓的少数民族,不是像我们现在这种少数民族,是那个时候野蛮的没经过教化的,没经过中原文明教化的民族,都属于野蛮民族。野蛮民族,不是民族,而是动物。东边的夷,就是拉弓射鸟的;南边的蛮,就是虫,下蛊的虫,虫又叫人虫;西边为戎,就是和绵羊生活在一起的,叫戎;北边为犬,狄就是犬旁,就是狼族。尧、舜、禹,其实很难说是人。伏羲和女娲之间是一个什么图?是不是交尾图?是不是人面蛇身缠绕在一起的,由此可证,在古代文字产生的时候,图像产生的时候,神话产生的时候,传说产生的时候,唯一闻名的地方只有中原。那为什么这种象形文字就在那儿固定下来了,你们想一想。因为文明产生的地方,绝不是自然环境特别好的,也不是自然环境特别恶劣的,一般人类起居的都是在不那么好又还可以的地方。你看黄土,它的耕种是不是农耕?它要耕作很简单,你人也可以拉着犁耕,然后在那他就可以栖居下来,会不会发生好大的变化?不会。不会变化,我们交流的文字用不用得着?用拼音文字就用不着,所以象形文字能够如此深厚的,稳定的传播下来。另外,和秦始皇的书同文就是统一文字,也还有汉朝的方块文字,汉字真正产生密切联系起来。所以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书法作为你们独立的东方艺术,就不可能产生。所以我们就把这一块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