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养生美学:邱正伦教授《易经》时刻(55)

比如说,在老子《道德经》第十五章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当时海德格尔由于整个翻译版本他都不满意,他和一个中国汉语学者在一起想合作来重新翻译老子,结果毕竟两大文化系统之间有隔阂有阻隔,他们的合作不仅没完成,而且不欢而散。但是在后来,他给这个学者,也就是他的合作者提出一个要求,要求他把老子《道德经》第十五章里的有两句话给他写成对联,他把那个对联就挂在他的书房,每天都去温习那两句话。我不知道我记得是否准确,我把它说出来,“孰能浊以静之徐清?”这是第一句话。第二句话,“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这两句话就成为存在主义思考当中非常重要的命题。而这两句话意思是什么?第一句话,孰能,就是谁能够做到,浊,就是清浊的浊,就是如果面对浊的事物,浑的事物,浑浊的事物,比如说水、黄河水,你舀一碗黄河水全都是浑浊的,但是你看,安静,过了一个时间一看,水就清澈了,是什么?孰能浊以静之,所以我们心性要静下来,静下来就是修为的过程,是吧。但是未必静下来就是睡,罗素说过的,如果你非得要拼命地擦亮眼睛起来,其实就是我们现在不是流行躺平吗?他说你非得要起床,如果你没有什么真正的,你起来也于事无补,也没有什么意义,意思说休息好还是很重要的,这句话原话我记不住,但意思是这样。但是这里是什么静,就是静下来,静以复命,这个静以复命就是我们易经里面的复卦,这个复命要怎么样?要安静下来,这个安静下来是你自己觉得安静下来才有效,如果不是你自己,你说别人说你好静啊,这个不重要,是你自己内心体会到的安静下来,尤其是书写,书写这项活,并不是写得快写得慢,叫安静,是你心性的体验,他进入了安静就透明澄澈,就澄怀味像,是吧,就达成这个了。好,第二句话,所以要跟两句话,孰能安以,你本来安静了,又要让他动起来,看到没有?孰能安以动之徐生,就是慢慢的又生命又重新出现了。所以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存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