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养生美学:邱正伦教授《易经》时刻(56)

所以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存在是什么?我们过去中国人理解存在,往往是存在者,其实这个对存在有天大的误会。当我们的古人,我们的先贤,他们的存在是非常的明了的,我们刚才说的道器的道,道就是存在。你看是不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不是?非常道非常名,就是什么?存在。所以海德格尔里面用了一个术语,此在。人就是此在,看见没有,他的存在与时间里面就要谈人就是此在,但是什么是存在?我们中国都说的存在就是这个东西啊,它存在,是不是?所有的存在者都会消失,只有存在不会消失,所有的除人之外的存在,哪怕是天,天长地久,天地,它的存在也是没有时间刻度的,只有人的存在是有时间刻度的。所以在海德格尔的定义里面,他把存在定义为什么? To be,或者是bing,这个才是存在。所以存在是生生不息。周易里面讲的生生不息,就是我们这里讲的生命之美当中的易生万物,这个易就是变化,这个易就是生生不已,生生之谓易,其实它是同一个,就是这个“是”,而中国说这个“是”,是什么呢?回答一个结果,是吧。日正为是,得出这么一个结果。我们真正追问,就是追问存在的,流动不息的这种生活。好,这样我们理解了,你们在创作里面,在书写里边,就会感受到生命之美了,就会感受到不断变化之美,不断变化这个原则就是不变的。台湾有个学者叫傅佩荣,很多我们大陆的学者都把它说成易经,又叫,不是有简易这个说法吗,是吧?他不愿意这样讲,他把它颠倒过来,叫易简,易,时间;简,空间。我觉得至少这个思考有意义,这个思考是有启发性的意义。我们很容易把一个易经里边,我们开始讲怎么进入,我们当然要把它简化是吧,因为一画开天地,它确实简单,一阴一阳之谓道,确实简单,但是我们在真正理解的系统里面,我们就得构筑不断深入去领会它、阐释它、把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