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养生美学:邱正伦教授《易经》时刻(61)

《庄子.齐物论》中就讲到庄周梦蝶这个故事,一会儿他梦成了蝴蝶,栩栩然蝴蝶,一会儿又梦见蝴蝶变成了庄周,而究竟是庄周梦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成了庄周。蝴蝶和庄周毕竟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最后是什么导致的?物化,就事物的转化,是不是?所以这些故事里面它都是万物化生,庄子的思想真还不要简单的当做知识去学,要带着人生体验去学庄子。你看,他为什么叫庄子?现在有学者提出来,他就是装嘛,这个也有道理。我读庄子里面读出了什么味道,我并没有读出积极和消极,我觉得积极和消极是后来的学者加诸上去的,说庄子作为道家的继承人,采用了消极的人生观,那我不这样的,我也不认为他是积极的人,积极和消极是我们后来二元价值观给他塞进去,我读出来是什么?读出了一个字,这一个字是味道,你们猜一猜什么味道?酸,就是酸味的酸。我是怎么理解这一块的?我读了庄子一直没找到答案。最后就是在郎酒庄园,成渝两地的诗人双城诗人在那儿开诗歌笔会,就有一个调酒师,我们每一个去他都教会我们调酒,他就说了,人的口腔里面分三个味道区域,舌尖,是主童青少年童年时代的,就是主打甜味;舌中,就是两侧两边,就是一大段是酸味,酸味就是中年时代;舌根,就是苦味,就是老年阶段。我们现在快进入,甚至已经进入了老年阶段了。但是人生大部分时间就是在酸味这个阶段,酱香型的酒就是酸味,五味杂陈,是不是?中年时代,我们各种生活,各种经历,各种负担,所有转化成味道都是五味杂陈,说不清楚是什么味道,所以是酸味。我在庄子的文字里面就读出了这个味道,就是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