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养生美学:邱正伦教授《易经》时刻(102)

到了梵高这个独立的展厅,你在他的画面前,不会喧哗,我在他的画面前就失去了声音,因为所有的声音都是他画面里面直接向着我内心传达,你在那就只能接受他从内在给你的能量,他的绘画就会让你在他的画面前沉默,他确确实实是这样,而且他的画幅都不大,但是他那种,他真是用生命在创作,用生命在画画,他的那些笔触线条你还不能简单的打比喻,你看这个星空就是整个星空,整个宇宙都是,它落满了这一棵老柏树,落满了后面的教堂,落满了整个大地,你会感受到是这种,实际上这幅画就是渴求被拯救。你看,这棵老柏树,它已经处在就是缺少,所以后面的教堂就是缺少,渴望被拯救,生命遭遇到巨大的被拯救的这种现实。那么,还有第四个,就是哲学之意与科学实证的关系,就是与信仰、愿望、想象、体验相关的不可尽,就是知识的层面、经验的层面、技术的层面都是可尽的,但是审美的层面,信仰的层面,体验的层层面,都是不可尽的。所以审美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世界,没有谁可以终结艺术世界,即便是照相机发明之后,这么多年,你看现在照相机的像素达到多高了,绘画、写字类用像素来比,能够比照相机吗?无法比,但是一方面是照片,照相,另一方面,是艺术,这个是不能够简单的相比的。第二个就是像可尽意的意,这个符号学图像学里面的,我们易经就是符号学的大全,而且是东方符号学里面非常具有生命符号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