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这个时间的“時”的构成,繁体字,说实在的,简化把我们很多的思考意识、思想体验全部给简化了,表面上简化是减轻负担,错了,正好给我们留下了沉重的学习里面的包袱和负担。你看,这是“日”,这个没问题,谁都能够知道;上面是一个“土”,你们去查甲骨文,它和大脚拇趾那个脚趾是同体的,下面是个“寸”,寸是什么?时手,对不对?手脚并用干什么?我们有个神话叫夸父追日,为什么要追日呢?因为我们靠天吃饭,我们主要是农耕生活方式,一旦错过了时间,我们春播秋收这个传统的丰收概念就会遭遇到挑战,是吧。所以,必须珍惜时间,珍惜时间里面那么时间的时是不是就叫时机啊?所以有同学说了“按时”,你们去查古汉语学家王力先生,只有他讲的“趁时按时”,而我们后来形成了全都是这种,因为变成了伦理学,就是这句话变成了伦理学,而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你珍惜时间,之前我们有同学说“24小时都学习”,这个精神值得鼓舞,但是对身体不好,学习是要讲方法的,只有按时学习,趁时学习,抓住时机学习,这个叫什么呢?“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平常用的话,这个“時”是在这里。实际上,抓住时机学习,天时地利人和,这句话就成立了。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