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俞樾先生《廢醫論》的醫巫篇部分,我們分享了俞樾先生“廢而廢之,廢而立之,廢而施之”的概念。
兩個“醫”,它們是同根同源的。古代醫學將人體分為精、氣、神三個部分,分科進行研究。第一個醫,主要是以神為核心思想,如果廢掉了神,不就等於是廢掉了整個醫嗎?從中醫的角度來講,神就是支撐我們整個人體正常運行的一個很重要的能量。精、氣、神,這三個部分就顯得尤為重要,它們之間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中醫談到,人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談到了整個人體的整體性、功能性、系統性。以這樣一種方式,我們從西醫的角度來看待,從細胞,到組織,到器官,到整個人體,都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運行系統,是需要各個系統之間的協作才可以完成整個人體複雜的生命過程。西醫將人體分為九個大類,九大類之間的一種協作方式就讓整個機體有序地在運行。
古醫學提到,“精不可缺,氣不可掉,神也是不可失的”。《素問》也同樣提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其實就是講的平衡,各個系統、各個大類之間運行時協作的過程。如果中間的某一個環節出現了失誤與紊亂,整個系統可能就會崩潰、坍塌,也就失去了所謂的“陰陽平衡”。
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看到,那些不理解中國文化對人體的說辭以及理論的演繹的這樣一類人,他們是在曲解我們的祖國醫學,曲解我們的醫學文化。俞樾先生是在憤怒這樣一種現象,憤怒這種片面的理解,是在譏諷這樣一種現象,他對咱們祖國醫學能夠得到良好發展的願景是非常強烈的,可以說是用心良苦。
如果你沒有這樣一種文化底蘊,沒有對祖國醫學的一種正確的辯證理解,那麼,你就乾脆不要觸碰咱們的醫學,不要做庸醫,否則會害人命的。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